(资料图)
2023年以来,房地产市场部分指标已有所改善,部分原因在于此前的低基数效应。根据中国房地产住宅信息服务平台(CRIC)发布的数据,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百强房企的销售额同比增长3.1%,其中3月同比增速为29.2%,表现尤为强劲。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,继2022年下滑28%后,今年前两个月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额同比增长3.5%。惠誉认为,2023年第二季度数据表现将继续自去年同期的低基数小幅改善。
惠誉称,楼市销售日渐回暖或有望在2023年稳定房价。国家统计局基于70个大中城市的住宅销售价格指数显示,今年2月房价自2021年8月以来首次环比上涨。值得注意的是,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在一线至三线城市均有所上涨,而二手房房价在一线和二线城市也实现微升,这可能预示着房价有希望呈现更为普遍的复苏势头。
除了惠誉之外,另一国际评级机构标普在近期的报告中认为,中国开发商销售状况有望在2023年下半年恢复。
标普在报告中称,中国开发商的销售状况有望在2023年下半年恢复。然而,由于住房交付仍需时日,所以开发商的盈利水平和杠杆率或将在2024年之后才能受益于销售的改善。
标普全球评级分析师刘卓谦称,2022年的存货减值计提打击了中国地产行业的盈利,而2023年可能会进一步计提减值。出险开发商目前面临着债务重组、退市甚至清算等诸多障碍。同时,合同负债减少将使开发商很难在2023年提高收入。2022年销售表现疲软已经导致开发商截至2022年12月底的合同负债下降了10%。开发商牺牲利润率以加快现金回流。2022年的EBITDA利润率从2021年的19%平均下降了5个百分点。
标普表示,虽然投资级开发商显现出强于同行的韧性,但杠杆率仍有所上升。主要由于债务规模增加13%,其债务对EBITDA比率已从2021年的2.8倍-6.4倍增加到2022年的2.9倍-8.5倍。
标签: